2021经验谈【77】| 北林学姐圆梦TUD景观,衷于本心,步履不停
OFFER 展示
DIY文书中文稿,找厉害的学姐帮忙提意见+润色,找英国老师翻译。因为准备过程是DIY的,所以面对复杂的申请要求只能自己一步步“摸石头过河”;但也正如此,才能凭借“换位思考”的逻辑慢慢琢磨出招生官认识我的方式,同时获得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总的来说,写文书就像是一个“推销”自我的过程,我个人认为“量身定做”、“个人闪光点”、“与学校的契合度”缺一不可,因此申请者需要忠于自己、了解自己甚至剖析自己,并用自己独有的方式一步步说服学校为什么会选择你。
1、Wh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What I’ve done — to examine the world architecturally
2、What interest me most & Why — Landscape Mission of the Delta
据我观察,语言成绩好对于申请来说真的太加分太加分了,所以这部分一定加油!
我大二开始准备雅思,2019暑假在家用两个月时间自学,10月一次性出分。我的经验就是在考前两个月疯狂刷题并且相信自己!尤其是口语其实可以临时抱佛脚练出来(当时考还有题库,可以直接根据当季的题库列举叙述的大纲,进行多次练习)。作文一直是我的软肋,考试的时候甚至没写完,最后也只考了6分刚过线。关于作文,我的经验教训就是要多练习提速度,有空去B站多刷点视频学习一下套路。
我习惯于经过大量积累与观察才做出持续反思并大量输出,所以我选择用实习来为自己获取前进并缓解迷茫。实习生在职场和行业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角色,这个身份让我如同“透明的局外人”一样,沉浸且客观地审视一个公司氛围和行业部分状况,同时感受实战岗位的艰苦下限(哈哈哈手动狗头保命!)。
虽然大二当时啥都半吊子,但在省院实习期间顺带了解了一下国内的行业行情,以及广州和珠三角地区的行业发展状况、项目类型等等。确定了自己是不想转行的,也知道未来想留在这个行业走到更高的平台上,所以计划出国读书。其次是了解到家乡这边的设计公司普遍关注海绵城市建设,雨洪管理设计,TOD等等,意识到这是自己未来一个潜在的发展方向。
项目选址是位于中国沈阳市区内的废弃东塔机场,占地约114公顷。如今的沈阳是中国东北部的一个后工业化城市,曾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社会中劳动主体,大多数却在新时代成为了下岗工人。面对这一城市特征,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受教育程度低、资产少的人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越发被动,既面无法把自身技能与城市发展趋势对口,同时也越难有足够或持续的资产享受城市中的第三产业成果。因此我们把这个现象总结为沈阳的绅士化问题。
机场空地极有可能转换为一个冬季滑雪运动公园。从高消费者的角度看他们确实能够得到放松和娱乐,但是城市中大部分低消费者要面对的是高价滑雪产品的开销问题。同时他们本身还面临着比娱乐需求无法满足以外更严峻的问题,也就是技能不对口甚至是失业。在城市中集中体现为产业空心化的问题。那么城市空地究竟该如何转型?
同时结合沈阳市的历史产业结构,我们发现作为主要产业的,木材生产与加工产业出现逐渐空心化的现象,而这一产业所关联的主要劳动主体与城市中的地消费人群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提出在滑雪场的基础上,引入30%的场地用于木材加工产业,剩余70%是可以在冬季进行滑雪运动的综合性公园。
Q.留学动机:如何接触到本专业?与RAC结缘有什么契机?
选择设计相关专业的同学们大多都是创造力与表现欲充沛的一群人,同时还怀揣着朴实无华的实现人类世理想的热情。选择学习景观是偶然也非偶然,或许是充沛的创造欲望与无尽的好奇心需要寻找一个载体来释放,而高考结束以后又选择了景观专业。当然,支持我坚持这条路的持续驱动力,是作品落地的成就感(结果导向的)和探索多领域的知识的趣味性(过程导向的)。
一是语言考得太早gap就要重新准备了,二是知道其他的路我不想走,所以也得硬着头皮走出去。
Q.与主管老师/申请老师/队友小伙伴,在线上/线下的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印象比较深刻的其中一个经历,是疫情期间去RAC广州中心上课(自习),期间和灏哥聊了很多话题,灏哥瞬间从老师变成了一个学长的既视感。从那个时候开始,我重新回头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以及也许会实现的伟大事业)真正想要什么,走什么路去实现等等。
印象深刻的第二段经历,必然是作品集冲刺阶段在RAC北京中心画图、聊聊人生、偶尔还被闪现的老季cue进度的时光。和身边的朋友同学一起为一件简单的目标心无旁骛地努努力,讨论每天吃什么外卖,偶尔刷刷夜再走回学校压马路,这么简单的生活我真的太怀念了。
印象深刻的第三段经历,是在RAC北京见到了久仰大名的陈忱老师(迷妹眼),并且作为studio的嘉宾给我们提出了非常多的宝贵意见。同时RAC经常邀请业界大牛来演讲甚至上课,让我被很多dalao的光照耀了。
Q.来RAC之前的你和离开之后的你,有哪些方面的变化
一是RAC提供一个更高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更高效地接触较前沿的议题、较广泛的信息和很多厉害的同行。来RAC以后,通过和众多同学交流切磋,我对行业的了解更加深刻了,快速找到了更加适合我的职业发展道路。同时在这里认识了非常优秀的朋友们,一起组队搞竞赛、交流观点或是分享各大公司的实习见闻,都非常开阔视野哈哈哈哈。
二是在RAC教学模式中,学会非常高效地把脑中的内容尽可能准确、精炼、优美地表达出来。在小组课中“授之以渔”,其中学到的方法足够支撑我持续地输出我的设计想法,支持我在申请后挑战更多的竞赛、完善作品集。
三是在RAC把控的作品集确实带来了比较满意的申请结果,同时也有利于申请憧憬的实习机会。
衷于本心,步履不停
太太太太太喜欢画画了!
后来接触了景观这个专业,就有了“速写”这个概念。后来受好朋友启发和鼓动,一般和爸妈或朋友出去旅游都会带着速写本记录所见所遇,每隔一段时间也会和密友互相分享速写本,用速写本收藏的场景一点点构建对世界的独特认识。
喜欢阿尔贝·加缪,推荐加缪的《局外人》。几乎每隔几年就会重新读一次局外人,默尔索的形象看似消极厌世,却让我在一遍遍回味中逐渐感受到向死而生,是在荒诞的世界里重构新鲜的生命。通读全书,在看似悲观的主旋律中,也能留存难得可贵的平静与客观。文中的默尔索不是一个边缘人,他只是一个一无所有,赤裸裸的人,钟情于不会留下阴影的太阳,他远非麻木不仁,有一种深层的激情让他充满活力,因为这激情是一种长久的,基于绝对和真实之上的激情,是一种具有否定性的真实,存在和感受的真实。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真实,任何关于自我的征服都是不可能的。
当然,我的年龄与经历无法让我准确评价默尔索这个人物,但他的对“真实”的信奉以及用“局外人”的身份与态度参与外部世界的风格,在某种程度上触动了在设计中无法平衡自我意志与表象世界的我。由于本质上是个感性的人,所以设计中本能地想要带着更多生命的立场与意志进行创作。但如果我能调度虚拟人生的人物角色的话,那么我希望在审视世界的时候我能切换成“默尔索”,对环境保持持续的清醒与思考哈哈哈哈。
♯ 导师寄语
季弘斐
哈佛大学
RAC Studio创始人/城市&景观主管老师
师从于国际风景园林大师玛莎施瓦茨和国际景观生态学大师理查德福曼。毕业后在荷兰祖母级景观公司Bureau B+B工作,师从极简主义大师Micheal van Gessel。教学经验累计七年。累积教授学生超过200人,覆盖高中至博士各个阶段。超过80人录取藤校,UCL,TUD等顶级名校。辅导同学获得ASLA,WLA, LA先锋奖等奖项。辅导同学作品参加2020北京国际设计周,2019巴塞罗那设计周,2018威尼斯双年展等。他的设计包括:上海新天地"设计上海"主题装置、上海进博会西虹桥01-05,11-01,14-01市政绿地地块、上海嘉定交通园区设计、固县原市政府公园改建、上海农商银行总部、RAC屋顶花园等。
寄语:q同学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同学,鬼点子特别多,带的几个方案都挺快能找到切入点并且执行到位。很多同学会有的焦虑,卡住效率低的情况在她身上不会出现。希望后面能多增加领导力和沟通力,在社会上单打独斗的情况肯定少,要加油哦!
胡灏
汉诺威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硕士
RAC Studio 城市/景观主管老师
超过五年景观/建筑/城市设计教龄,教授的学生超过100人录取哈佛、宾大、UCL、TUD、新加坡国立、香港大学等顶级名校。
最终有了理想的归宿为你感到开心,也感受到了你的专业和自信心的成长。希望在欧洲求学过程中坚定自己的优势保持自信,同时能跳出能力陷阱攻克一个个不擅长和盲点,fighting!